成都展览|《城市乌托邦》艺术家短访

江南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南手机app

江南手机app

成都展览|《城市乌托邦》艺术家短访

2024-01-22 13:34:06 江南手机app

  您认为本次展览的看点是什么,这次展览的作品您认为是想展示出一种什么状态呢?

  群展这件事由我牵头,因此,这个展览是以“友情”为起源,作为我们几个艺术家之间的链接,一个画家所表达的东西不应该是冰冷的,应是“有情”的。在真情实感的状态下,进行一种“嵌入式的互动”。

  我用一个词,叫做“温暖”,在经历疫情的磨难之后,刚好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大家又重新聚集在一起,我们用“花”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出能战场生活、友情也恢复了链接的意思。

  在我第一次看到这一个展厅时,就觉得我的纸艺雕塑作品在这里展出很合适。这次展览的艺术家们都是跟自然相关的画作,跟其他几位艺术家不同的是,我用雕塑的形式呈现。材料取自跟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纸,我觉得纸的这种物态肌理感能表现出自然的生态,所以我用纸与艺术结合,希望呈现艺术与生活的当代化。

  我认为是“求同存异”。这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与“花”相关的,每一个人对花的理解都不一样,且审美也各不相同。廖涛老师的“花”是有季节、有变化的一种状态;王珊老师的“花”是唯美、纯粹的;田亮老师的主题更为宽泛,我对花的理解是和时间有关,开放与衰败......

  [Milieu]请粗略地介绍一下您本次的参展作品。它是您哪个时期的创作,创作时的思考是如何的?

  疫情期间,我的创作多是围绕家人、小孩展开的,这也代表了我当时作画的心境,温情又自由,甚至还将女儿喜欢的颜色运用到画面当中去。这次的参展作品,也算是温情的延续。

  ‍‍‍这次参展作品是近几年创作的一个延续,我一直很喜欢中国的寺观壁画,意大利的湿壁画,从这些残缺里感受到时光流失存留下来的美,我也想在我的画中,在斑驳的肌理里呈现一种混沌,模糊,说不清楚的感觉。我所感兴趣的不是这里现在有什么,而是这里面曾经有什么持久存留的、谁都无法带走的不可见物,我想这样的一个东西,可能就是时间。

  这次展出的作品是疫情期间及疫情以后所作。对这个时间段的外因大环境深有感触,情感、情绪上也更有倾诉的诉求,绘画成为最直接的方式。我的画是水彩的形式,它承载的感觉是多样化的、厚重的。具体到技法上,传统意义上水彩的特点是“透亮的、明快的”,但我会不停地反复“打磨”,这样的一个过程也是我心路历程的呈现。针对主题里的“花”,因为它就在我身边,我随时都可以画,有干花、也有正在盛开的花。在我眼里,它们都代表了时间的循环,不具象,仅仅是我的情绪,那一瞬间的感觉。“花”就是我情感的堆积,我希望可以在画面上留下生命的痕迹。

  这次参展的纸艺雕塑作品是我近10年来的创作,我想通过日常生活随处可见的“纸”拉近大家对艺术的感官认识。也许观者看到会有一种熟悉的陌生感,因为材质是那样的真实。这些作品在不同的空间呈现的艺术氛围都不同,在不同的场域我也会有二次创作的灵感,它是多变且新鲜的。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这些作品变得更有生命力了。

  我的画作主要是运用综合材料,将不同的材质和各种文化之间碰撞,以及自己对自然的理解,做出的一系列作品, 主要是工笔和油画相结合的方式。

  [Milieu]我们在规划艺术品与空间结合的布展设想中,遇到了一定的难题,从艺术家方面出发,您认为设计空间与艺术展的小跨界联合,关键点是什么?

  我的雕塑作品展出形式是很多样的,可以悬挂,可做装置...这一次考虑到实际展陈空间,或许悬挂是比较有难度的,我在思考要怎么打破或转变,呈现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我希望有机会能够吸引观者去互动,每个人可以阅读、触摸和感受,让大家感觉到艺术与生活相连。

  我认为可以分区设置艺术品,设计师根据过往的空间经验,结合设计与艺术展陈,将几个艺术家的作品相结合,松散且有节奏地进行排布。

  其实画家在作画结束之后,职责也就结束了。而作品被呈现出来、被观众所看到,是需要一个桥梁的,这个“桥梁”可以是艺术空间。阴差阳错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设计师就是带动桥梁的媒介,为艺术作品的生命力进行再创作。

  [Milieu]您在艺术创作时有什么特殊喜好吗?喜欢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空间氛围呢?

  我就是受不了很杂乱,如果那儿很乱我的心就安静不下来!我很喜欢植物,每天去到工作室,第一件事情是先去花园逛一圈,剪一些喜欢的花回来插在花瓶里,然后稍微整理一下工作室,做一杯咖啡,这个程序走下来才会感觉新的一天真正开始了!对我来说画画是需要仪式感的。我的画室空间承载了我生活中的很多回忆,比如很多年前朋友送给我的小物件,以前在欧洲和东南亚淘的各种小玩意,或者是一个放干了的已经变得很像石头的释迦果……它们的存在构成了我工作室现在的氛围,我想工作室对于我不但是一个创作空间,也是我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呈现。

  我喜欢狭小的工作空间,会把工作台和画笔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慢慢的变成了一种习惯。

  创作时我喜欢抽烟,在工作室可以随意扔烟头,很自由,就是享受一种随性、放松的感觉。我画画很快,但会重复很多次做修改,有一些时候几幅作品同步创作,以前没画完的作品有灵感了也会拿出来再创作。

  我创作的时候,喜欢听音乐并泡一杯茶,这样相对放松的工作状态,让我不被外界所打扰。

  我的工作室在外人看来是挺乱的,但对我来说是乱中有序。在工作室做作品时我喜欢放音乐,逗逗鸟。做纸塑是每天会有的动作,但不一定要做完,我会把创作时间拉长,经过时间的堆积,碎片也会累积成一个整体的作品,对我来说体会这个充满乐趣的状态很重要。现在的我更会在简单的状态下做复杂的东西,纸塑就是从无到有的一个过程。

  画画是需要能量的,我习惯先让自己静下来,边听古琴曲边用毛笔练线条,静心凝神,再动笔。关于空间氛围是想打造一个让自己放松、放空的状态。

  [Milieu]可以介绍一下您正在或接下来打算进行的创作吗?是怎样的主题?

  我最近创作的主题跟人体相关,主要围绕女人体,同时也会创作一些身边有所感触的东西,什么都可以入画。

  继续延续现在的系列吧,于我而言,艺术就为了解决我自己的一些问题,我把它看成是一种自我教育和成长的过程, 通过艺术寻找出口,最终与自己达成和解!

  我会根据当下的作品进行延续和尝试。每个人观察生活的面都不同,依据时间的变化也会有所变化。不同的人生经历、 感悟,会变得大相径庭。作为艺术家的我也会经常反思并调整,尝试用不同的媒介、表达方式表达同一件事物,探索不一样的感受。

  疫情结束了,大家都在调整。对我来说,回到我最早的状态是我所追寻的。我在创作时不会预设主题,而是根据已创作出来的作品而定,与生活相调和,进而达到一种真实的状态。

  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或多或少与真实的生活有所联系,之后我的作品想表达一种更通透、更简单的感觉,也许心态也会更轻松。

  我的创作大致上可以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方向,室内主要是架上作品和近十年来用纸这样的媒介做作品,室外主要围绕着景观来创作一些公共艺术作品。我希望在公共空间中展现当代艺术,下一步最想做的是动态雕塑,雕塑里面加入机械装置或是自然的风动形式,希望用不同的媒介结合声光电,展示在当下的城市景观之中。大众去阅读,能感受到新、奇、乐,相信这样会更被人接受,也会走的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