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能否重现圆明园?”5月底,一堂名为“3D打印,制造未来”的课通过多媒体大屏在贵州扁担民族中心小学、河南睢县平岗镇邢楼小学、甘肃定西临洮红咀小学等多所乡村小学开展,为孩子们上课的志愿者老师是来自3D打印行业的从业者,深入浅出的讲解和有趣的互动,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热情。
如今,城乡未成年人在互联网普及率方面的差距已基本弥合,城乡数字接入鸿沟正在被填平,怎么样去使用数字化手段为乡村的孩子们带来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乡村儿童的数字素养成为新课题。通过开设直播、录播课程,带学生领略前沿技术、拓宽视野,是一些乡村学校和公益组织正在尝试的方式。
去年11月初,山西吕梁临县王家峪小学的孩子们动手制作了四代“机器人”。虽然孩子们称它们为机器人,但它们实际上只有机器人的外表。
例如第一代机器人能站立,不具备特殊功能,因制作相对容易而得名“小易”。粉色的气球构成了它的头部,方形纸箱内放进一块海绵就成了躯干,胸前有三个不一样的颜色的块状按钮,是开关、充电口和多功能按钮,两个塑料瓶和奶粉桶分别被做成了手臂和双腿。“它虽然不会动,但我们仍旧是很喜欢它。”参与制作的孩子说。
王家峪小学老师郭丽丽记得,为了固定小易的胳膊,孩子们尝试了很多办法,最终用油笔笔芯在塑料瓶上穿了洞卡在躯干上,终于把手臂“安”了上去。
机器人的外形很朴素,零部件都来自这群四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甚至有些是从垃圾堆里寻来的,仅看外表,似乎很难与高科技挂钩,但每一个零件、每一种功能,都是孩子创造力的外化,也蕴含了他们对机器人本质的理解,比如为了让一款说话机器人能说话,孩子们苦思冥想,把录音笔放进了机器人内。
郭丽丽发现,自从上过机器人课程后,孩子们下课后经常讨论这一个话题,“不仅聊,他们还天马行空地画机器人,用彩泥做机器人。”直到现在,“机器人”三个字也没有从孩子们的日常交流中消失。
在河南三门峡藕池小学,学生们对课程的反响也很热烈。“90后”教师锁新华带着9名六年级学生观看学习,“学生们了解这一个主题后很期待,他们对AI充满好奇,课后还和我讨论AI的相关知识。”与授课老师互动时,学生们抢着连麦,课下,他们脑洞大开,用图文形式设计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
当前沿的概念进入到乡村,当AI、机器人课程走进乡村小学课堂,就有了这样生动的景象。
通过“研发”机器人让孩子们对机器人、人工智能等话题产生兴趣的,是一扇窗计划的课程。一扇窗计划发起于2014年,利用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和因地制宜的区域运营,促进乡村学生的自主发展、提升乡村师生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齐达和李甜分别是“机器人时代”和“与AI共生长”课程的主讲人,他们都是有过相关从业经验的业内人士。
齐达在高科技行业工作多年,也是机器人行业创业者。上课时,他在课程直播间播放了两段有趣的机器人相关视频,抓住了屏幕另一端50余所小学的学生的注意力。“什么是机器人时代呢?”抛出问题后,他开始侃侃而谈,从概念讲到功能,与同学们探讨机器人与人的关系。在互动环节,一个来自湖北某乡村小学的女孩率先提问:“未来,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会被机器人做了吗?”“必然不会所有的事情都被机器人做了……”齐达用易于理解的方式耐心答疑。对于屏幕两端的人,一个小时飞逝而过。
李甜是一名数据分析师,曾经当过老师。这份志愿者的工作让她“重回”老本行,与乡村小学的学生分享关于AI的概念与功能,探讨AI时代人能做些什么,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
“职业上的经历,加上我有同年龄段的小孩,让我在备课时会最大限度地考虑孩子们的感受。”在准备课程素材时,她选用的都是接地气的内容。“比如讲到接触AI,用语音助手、人脸识别来举例,告诉他们实际上生活中有非常多AI应用。”她还精心设计了课程的落点——在AI时代,如何让人“回归成人”。“这是很重要的教育目标,所以课程落在了与AI共生长。”备好课后,李甜给三年级的女儿试讲,根据效果改进,“也是磨过好几轮。”
齐达没有给小学生授课的经历,“以前我也给业内人士和大学生做过机器人相关交流,但这次讲课的对象是小学生,地域分布也很广,担心讲得太深会让学生摸不着头脑,讲得太浅又无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他多次修改课件,反复演练,“我希望能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引发他们对机器人的长久兴趣。”备好课后,他们还进行了多轮彩排,改掉了一些农村孩子不太理解的词汇,让课程内容更加通俗化。
谈及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齐达说,“我是从山里走出来的,很明白乡村孩子对外面世界的向往。”他一直关注乡村教育,之前参与的公益活动侧重捐助,有直接与孩子接触、帮他们拓展眼界的机会,齐达没理由错过。李甜的老家是甘肃兰州,虽然她一直生活在城市,但也看到了家乡部分地区教育的落后。她毕业于师范学校,当下从事的又是数字行业,将工作经验转化成教育内容分享给乡村孩子,李甜觉得义不容辞。
“乡村小学的孩子基本是留守儿童,他们被忽视、很孤单。”郭丽丽心疼这一些孩子。锁新华带的一个留守儿童说:“我想要一个AI,在我难过时安慰我,有烦心事可以向它诉说,也能经常讲笑话逗我开心。”机器人课程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也让他们有了更多共同话题, “这是给他们的精神‘加餐’。”郭丽丽说。
让锁新华欣慰的是,孩子们的创造力被充分激发,这种创造力是质朴而纯粹的。藕池小学的彭同学在作业本上写道:“我以后要好好读书,提高动手能力,超过机器人。我想要一个工业机器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农民工干活……”卫同学写道:“我想制作一个工业机器人,代替工人做危险的工作,比如在高空中修建大楼、在海底修隧道。”
在课程互动中和课后作业单上,齐达和李甜都惊讶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这堂课的价值远超预期。
李甜觉得,在思想上,乡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没有太大的差异,他们会思考很深刻的问题。比如会问“有了AI,人类会不会遭遇危机?”李甜曾在上千人的场合做过演讲,但从没有哪次像这样令她的心绪久不能平。“我自己也很激动,他们的能量传递给了我,这是我意料之外的,也激发了我后续去参加了的热情。”
让齐达印象很深刻的是,上课时有个孩子几次举手想提问,都没等到机会,最后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他的脸,齐达记不清他问的具体问题,但那孩子的激动与羞涩他记忆犹新。课后,那个学生在心得笔记中写道“感谢齐达老师这堂课改变了我的人生。”
“我觉得担不起,后来我通过工作人员把鼓励传递给了他。”齐达觉得,这堂课打开的窗户是双向的,“这既是乡村孩子看向外面世界的窗口,也是我们看向自己内心的窗口。让我们检视自己能否保持初心,对我个人很有意义。”
在李甜看来,当下乡村学校的信息接通已经比较顺畅,数字化技术具备连通的功能,如何利用这一优势,让更多乡村学生参与到体验式教育中,同时把先进的教育方法的理念传递到乡村,追平城乡教育差距,是至关重要的议题。
“我们的计划一直关注城乡教育的‘数字鸿沟’问题,如何助力乡村学生和老师更好地利用数字化资源迎接数字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很重要。”一扇窗计划理事长唐玲玲表示。近期,这些课程再次走进乡村,带孩子们了解前沿科技、引导他们正确使用互联网。“但一家机构的力量毕竟渺小,希望更多社会力量能加入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