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第十四集:包袱皮上的“六项注意” 记录“第一军规”的诞生

江南手机app

当前位置: 首页 > 江南手机app

江南手机app

《记忆》第十四集:包袱皮上的“六项注意” 记录“第一军规”的诞生

2023-12-15 23:33:34 江南手机app

  原标题:《记忆》第十四集:包袱皮上的“六项注意” 记录“第一军规”的诞生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中国人民的“第一军规”。这句名言不仅人民军队的官兵“个个要牢记”,就连普通老百姓都知道,这是为领导的人民军队制定的铁的纪律准则。不过鲜为人知的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前身其实是“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它最初是被记录在红军战士使用的包袱皮上……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的展厅里,陈列着一件井冈山时期红四军战士用过的日常却又特别的物品。中国国家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讲解员刘钰婷介绍说:

  这块粗布包袱皮长94厘米、宽85厘米,由于经常使用,布面已经变成了灰色,上面还有破洞、补丁和污渍,但仍旧能辨认出“六项注意”的主要内容——捆铺草,上门板,买卖公平,言语和气,借东西要还、损坏要赔偿,不准乱搬东西。

  包袱皮在部队行军时通常用来捆扎物品,宿营时挂起来作为宣传旗使用。“六项注意”为何会出现在包袱皮上,又是何时写上的呢?这还要从秋收起义说起。

  1927年9月,率秋收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发,当时起义队伍成员复杂。一天清晨,听说有战士偷挖的老乡家地里的红薯,非常生气。他知道老百姓对那些烧、杀、抢的旧军队历来是既害怕又痛恨,要想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就一定要和当地百姓处理好关系。几天后,站在一块名叫“雷打石”的石头上,扳着指头提出三条规矩:

  今天我们打了上井冈山之后第一个大胜仗,可是在我看来,我们却在另一场战役中败得一塌糊涂,因为我们丧失了军纪,失去了民心,对不起工农革命军这5个大字。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工农革命军就要制定一个全新的三大纪律, 第一、一切行动听指挥;第二、不拿老百姓的一个红薯;第三,打土豪要归公,这就是三大纪律,也是我们这支部队今后要严格遵守的钢铁纪律。

  1928年1月,工农革命军占领遂川县城,根据指示,战士们要分头下乡,发动群众。面对少数战士借老乡的门板没有主动归还,睡过觉的地方也没打扫干净,又一次彻夜难眠,随后宣布了工农革命军最早的6项注意。此外,还对三大纪律做了修改,把“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改成“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自此,“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成为了红军的第一条军规。

  每次讲到这个包袱皮的时候,观众们就会一直看上面的文字,首先是观察它的形态,然后仔细辨析上面的6项注意到底写了哪些内容,字体是很端正的,能够看出来写这个字的时候是抱着一种很端正的这个心情在写的。

  在艰苦的革命岁月,官兵们为了时刻提醒自己坚守铁的纪律,便把“六项注意”写在包袱皮上,时刻做到警钟长鸣。军事专家王明亮评价说:

  六项注意很朴实很具体,但是我们大家可以看到都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老百姓对人民军队的看法,这是对旧军队一些残留的习性改造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军队你必须有约束,其实他改变了不光是他的行为,而是改变我们这些官兵对军人这样一个职业一种新的认知。你拿枪不是为自己谋利益,是为人民去谋幸福。

  后来,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部队的实践经验,六项注意逐步修改补充为八项注意。为方便战士们牢记军纪条文,1935年10月,红15军团政治部秘书长程坦与时任宣传科科长商量,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填入鄂豫皖苏区流行的民歌《土地革命已经成功了》的曲调,改编成朗朗上口的九字节歌词。

  正是在这样通俗朴素又亲民爱民的纪律规范下,这支人民军队赢得了慢慢的变多群众的爱戴和拥护。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办宣传教育处处长宋传信说:

  加强纪律归根到底就为了人民,造福人民。这对于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正确地处理军民关系,瓦解敌军都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有这么一个案例,就进上海之后,为了不惊扰市民,就在蒙蒙细雨中,这些部队就悄然无声的睡在潮湿的马路边上,打上市民醒来开门看到,这一场景非常感动,对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由衷赞叹。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走过90多年的光辉历程,但是它作为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特别鸣谢: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大学图书馆